摘要:三江复合造山带造山过程具有长期性、多期性特点。本文从保梭色花岗岩体锆石U-Pb同位素、锆石微量元素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出发,初步探讨了该岩体的形成背景及其在三江碰撞造山过程中的意义。作者通过对岩体LA-ICP-MS锆石U-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,获得岩体两件锆石的U-Pb同位素年龄分别为49.61±0.74 Ma、48.48±0.59 Ma。进一步对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微量元素分析研究发现:岩浆源区残余斜长石较少,残留相中以角闪石为主,并出现了石榴石,锆石饱和温度计估计岩浆起源温度应>800 ℃,岩浆应起源于高温高压状态的下地壳基性火成岩部分熔融;在岩浆演化过程中,发生了围岩混染作用和斜长石、角闪石的分离结晶作用。综合分析认为,保梭色岩体属于深熔的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,形成于后碰撞环境,U-Pb同位素年龄为本区碰撞造山提供了时限约束,即大约50 Ma左右,印度-欧亚大陆碰撞造山虽然还未结束,但岩体所处的金沙江地区已进入后碰撞伸展造山阶段。